研究:2類益生菌跟皮膚保養有關?益生菌不只調整腸胃!
台灣的天氣濕熱,導致許多女性面對皮膚問題。即使進行了徹底的清潔、使用藥物或抗生素,臉上的痘痘還是屢屢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尤其是「腸道健康」的維護。如果你長期受到這些皮膚問題困擾,或許該注意腸道菌叢的平衡,因為腸道和皮膚之間有著密切的連結。
腸道健康如何影響皮膚?
以痘痘為例,皮脂分泌過多、毛孔堵塞、細菌滋生與皮膚發炎等,都是導致痘痘的原因。而研究發現,這些皮膚問題往往與腸道菌群不平衡有關。國外研究也指出,許多皮膚病,特別是與皮膚發炎有關的疾病,通常伴隨腸道問題。由此,「腸-皮膚軸」這個概念漸漸浮現。
「腸-皮膚軸」的關鍵:免疫力
陳醫師解釋,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免疫器官,擁有大量的先天和後天免疫系統。腸道環境的改變會影響免疫系統,釋放大量發炎激素進入血液,進而影響皮膚健康。如果能通過血液輸送更多抗發炎物質到皮膚,皮膚的發炎情形自然會改善,反之亦然。
腸道菌叢能調節免疫系統,增強對環境和病原體的耐受力。當飲食失調,腸道菌群失衡時,壞菌的代謝物或發炎物質可能進入身體,進一步加重皮膚狀況。
有助於皮膚健康的益生菌
根據2022年的研究,「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在腸道中分解益生質後,會產生抗發炎物質,特別是短鏈脂肪酸(SCFA)。SCFA已被證實可降低體內發炎情形,進而改善皮膚狀況,尤其是丙酸可增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痤瘡桿菌的抵抗力。此外,研究顯示,痘痘患者常伴隨脂肪代謝問題,這導致體內生成較多的Omega-6,進一步引發發炎。
一篇2022年發表的回顧性研究彙總了145篇有關腸道和皮膚健康的文章,結果顯示,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能透過以下幾個途徑改善皮膚:
- 改善腸道菌群,抑制壞菌滋生。
- 減少發炎物質的生成。
- 強化腸道屏障,並製造抗發炎的「後生元」。
韓國知名的乳酸飲料大廠近期推出了專利的養顏美容益生菌HY7714,在韓國引發購買熱潮。這款產品的成分包含該公司自行研發的腸道與皮膚雙向專利植物乳酸桿菌,並已獲得韓國食品藥物安全部(MFDS)針對皮膚健康的認證。臨床研究和專利證實,該益生菌具有促進皮膚健康的功效。
益生菌對皮膚的影響
研究顯示,不同種類的益生菌有不同的效果。例如,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可通過發酵未被吸收的寡糖,製造後生元,不僅平衡腸道菌群,還有助於抑制皮膚發炎。此外,丁酸桿菌可產生丁酸,幫助細胞提供能量,維持腸道屏障的完整,防止炎症發生。長期補充益生菌,有助於控制痘痘、增生膠原蛋白、減少黑色素生成,並提升皮膚保濕度。
維持皮膚健康不能只依賴益生菌
許多人誤以為益生菌能讓痘痘「消失」,但事實上,痘痘的成因複雜,涉及環境、基因、荷爾蒙、代謝以及生活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益生菌只是輔助角色,想要徹底改善皮膚問題,還是需要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飲食、生活習慣和遺傳等都會影響腸道菌叢的平衡,而腸道健康則與皮膚健康息息相關。現代人若難以從日常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益生菌,適時補充能兼顧腸道與皮膚健康的益生菌產品,將有助於達到更好的保養效果。